漯河市第二中学家长学校材料(3)

作者:金鑫 来源:本站原创 录入者:lhezjx 发布时间:2018年11月05日 点击数:

孩子越大,为何离父母越“远”?

家长困惑:孩子为何跟我“没话说”

路女士是一名超市主管,因为工作的特殊性,她几乎没有周末和节假日。接受采访时路女士说,每天回到家的时候都累得不行,没精神也没力气说话。因为缺乏交流,她对女儿的事知之甚少,时间一长,女儿跟她渐渐有了距离,有了心里话也不愿跟她说了。路女士为此很苦恼,说:“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,有时故意早回家,想和女儿交流一下,却感到阻碍重重。有一次,我看女儿回家一声不吭,吃饭也没胃口,就问她是不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,她只简单地说了一句“没事”就再也不理我了,任凭我怎么“打听”就是不开口。后来我听她的一位好朋友说,她和班里一个跟她要好的同学闹了矛盾,所以才不开心。既然能告诉好朋友,为什么就不能和我说说呢?我百思不得其解。”    

身为公司职员的刘先生也想跟孩子沟通,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话题。刘先生说他其实很爱自己的孩子,“我很想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,平时喜欢和儿子聊天,聊得最多的就是学习。但我感觉儿子越来越不愿意听这个,每次都敷衍了事,有时干脆什么都不说。儿子挺喜欢篮球的,一说起篮球就眉飞色舞,我却气不打一处来,训他:一说学习你就烦,提起篮球你就不烦了?有时他约几个同学打篮球,虽然知道运动对身体有好处,可又怕耽误他学习,我心里很矛盾。眼看孩子和自己越来越不亲,我开始着急。我想了解他的内心世界,想和孩子亲近,希望每天能和他聊几分钟,却苦于没有合适的话题。”   

说起与孩子的事,常女士比刘先生更加苦恼。常女士是公务员,女儿上初三,母女俩的关系曾经很“铁”,可自从女儿上六年级开始,母女俩便越来越疏远了。常女士说:“放学一回家,女儿就把房门一关,跟我们很少说话。我注意观察了一下,发现她有个日记本,而且还上了锁。有一次,她忘了锁,我就翻了翻,其实也没写什么。”更让常女士伤心的是,有一次与女儿因为学习上的事闹了一点小别扭,女儿一急,竞“口出恶言”,骂她“到了更年期”,“吃饱了精力过剩”。其实当时常女士也就是督促了一下女儿的学习,为了女儿能考上市重点高中,早上6点她催女儿起来读书,才“唠叨”了几句,女儿就大发雷霆。常女士又伤心又疑惑,说:“我供她吃供她喝,辛辛苦苦把她养大,她却这么对我,我不就是督促了一下她的学习吗?这不也是为她好!”   

孩子郁闷:父母“毛病”太多了

小伟是一名高中一年级学生,有时回家后喜欢把电视机打开,想轻松一会儿,但爸爸妈妈一看他开电视就干涉,要么关电视,要么进行“武装镇压”。小伟说:“我爸有暴力倾向,喜欢拿‘五指山’压人,巴掌一挥,‘还不去做功课!’我就得乖乖听从,否则后果严重。我妈这时候总会在一旁唠叨:‘你还在看电视!期末成绩你比上次又下降了知道吗?还不努力,你难道就不急吗?你现在是高中生了,不要事事都要大人监督,要有自觉性……’说个没完没了。说实话,我特烦这个,跟他们聊天,那不是找不自在吗?另外,我妈可能当年上学的时候学习成绩不错,总认为我考不好是因为我的学习方法不当,非让我按她的方法背各种课文,连数学都要背。我喜欢足球,可踢足球也得用背课文做交换。我希望和他们聊足球,聊体育,他们不懂,也不感兴趣,甚至跟我发脾气,说我整天只知道玩,也不讨论讨论学习。他们平时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:“今后你没个大学文凭,哪个单位要你?你连自己都养活不了!”弄得我只好在自己的人生字典里增加了两个字:郁闷。所以,我也没兴趣和他们聊天,感觉没什么话好说的。”   

初二男生阿文对父母的看法是:“他们永远只看到我的缺点。”阿文有点粗心大意,每次考试都会在不该出错的地方丢分,因此妈妈就给他扣了一顶“糊涂虫”的大帽子。阿文说:“有次数学小测验,我得了96分,心里高兴,觉得妈妈这次总不该骂我了吧。可我高兴得太早了,当我得意地把我的考试成绩告诉妈妈时,她却一脸不屑:‘你也太没上进心了,得96分就这么得意,是不是在小题上又丢分了?’我如实回答,说在一个大题上我错点了一个小数点。妈妈像终于找到了证据,说:‘说你糊涂虫果然没错,小数点怎么能弄错呢?’然后便旁征博引’,说错一个小数点会有什么什么严重后果。她说的这些道理其实我也懂,但我无论如何也弄不明白,在她眼里我怎么就没有优点呢?”   

在初三女生小玲眼里,妈妈对她很不尊重,因为她发现,妈妈曾偷看她的日记。“上学期,有个星期天,我准备好好玩一天,因为一个星期的紧张学习让我头晕目眩。可当我玩累了回到家时,发现我的书包被翻过。我立刻想起了书包里的日记本。果然,妈妈不仅翻看了我的日记,还写了留言。虽然她向我道了歉,但这道歉又有什么用呢?日记写的是我心里的秘密,是我从不向外泄露的私事,可妈妈却不经允许就看了!我当时又羞又愤,真想从此离开家不再回来了,甚至想到了死…,说实话,我一直觉得自己和父母有代沟。从那以后,我极少跟父母讲话,一回家就关紧房门做作业,吃饭时只盯着自己的碗和菜。日记也不写了,我怕妈妈啥时候趁我不注意再‘抽查’。她已经让我失去了对她的信任。是的,她是我的亲生母亲,对我负有责任,可她怎么就不去想想事情的后果呢?我需要的,是真正的理解,这一点,父母会给我吗?”   

眼下,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际隔膜越来越严重,这已是不争的事实。长此发展下去,其后果的严重性不言自明。那么,矛盾的根源在哪儿?是不是真的就无法调和了呢?   

原因很多,矛盾须一一化解

原因一:家庭教育学校化。作为一个家长,当你提出来希望你的孩子和你沟通的时候,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不和你沟通,为什么孩子越大越不愿和你交流,越不听你的话?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多年的董先生认为,出现这一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严重学校化。家庭教育把所有对孩子的期望都寄托在了成绩上,孩子在学校要上课,要完成作业,回家后家长跟孩子谈的还是作业,还是学习、考试,家长们忘记了,孩子在家里应该享受天伦之乐,家教的学校化,不仅淡化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温情,也导致了两代人之间隔膜的产生。   

原因二:家长忽略了形象定位。当前,中小学生,尤其是中学生的想法里固然有幼稚、偏激和虚荣的成分,但不可否认,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较快,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;他们敏感、内心脆弱却刻意地表现坚强;他们清醒而洒脱,又免不了孩子气,因此现在的孩子应该说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矛盾综合体。孩子在变,但我们很多家长的关爱却一直延续着母鸡式的传统模式。很多家长在乎孩子的物质要求,注重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,却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情感世界,特别是忽略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定位。  

原因三:孩子逆反。某中学心理学老师高女士说,十五六岁的孩子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,容易逆反,同时,这些孩子在观念、行为、个性上存在偏激和不足。有时不管父母说的对不对,总之父母一讲话就反感。有一位中学生曾经这样对我说:父母总让我多穿点衣服,我偏不穿。我问她:你不觉得冷吗?”她说:冷,本来我是打算穿的,可妈妈一叫我穿,我就不想穿了。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和家长的沟通。

原因四:孩子独立意识增强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中小学生的生理、心理日趋成熟,越来越感到自己是“大人”了,不喜欢成人过多地干涉他们或事事包办代替,其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十分强烈。在潜意识中他们希望与父母、老师平等交往,自我的观念、主张、兴趣等能得到师长的赞同,以实现自我价值。他们对任何事情都喜欢自己分析和判断,不愿意接受现成的观念和规范,他们喜欢以自己的方式审视自己,以自己的标准评价他人,对人与社会本质问题的思索加深了。比如: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,有的孩子对父母的评价有独到之处,他们更喜欢平易近人和宽容大度的父母,而且还会对父母的衣着、服饰提出一些要求,认为父母应该穿漂亮一点,气质要好一点,等等。

原因五:社会生活的影响。随着中小学生生活范围的扩大,会直接和间接地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。比如一些歌星、影星等,就正以各种途径进入孩子的生活。过去曾让成年人谈虎色变的武侠小说、港台影视、美国大片对孩子们的影响早已不在话下,孩子们只要轻点鼠标,信息、新闻、游戏,正面的、负面的,少儿不宜的等一股脑儿袭来,刺激着孩子们的感官,搅动着孩子们的心。同时,随着他们思维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提高,他们逐渐发现存在于父母身上的,过去从未察觉到的某些缺点,这些都将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。这样,他们就不再像从前那样崇拜父姆并听父母的话了。

专家支招:了解孩子,家长要主动出击

家庭教育别太正规。家长与孩子出现沟通危机,如果说因为家长忙,那是大人在推脱责任,最主要的原因是做父母的不关注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变化,缺乏和孩子沟通的技巧。家庭教育不是“正规教育”,而是一种生活教育、实践教育。   

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,但家长与孩子沟通时要淡化学校教育的色彩。因此,作为现代家长要转变观念:一是尊重孩子,把孩子看成是和自己一样有人格的人。科学研究证明,只有尊重孩子,孩子才能有自尊心,而惟有自尊心才是孩子自我发展的强大动力。二是要有正确的人生观、成才观。不要逼着孩子去考100分,而要让孩子有高尚的人格,度过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力的幸福快乐的一生。   

父母要赢得孩子的尊重首先得尊重孩子。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尊,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很重要,因为自信源于自尊。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,我发现许多孩子缺乏自尊心,就是俗语说的脸皮厚,这种孩子往往是自尊心被伤害得体无完肤了,所以才不在乎,变得“厚脸皮”。在平时的生活中,父母应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去尊重,不要认为孩子就该无条件服从。保护孩子自尊心的行为很多,如:不随意贬低和辱骂孩子;有外人在场时不嘲笑打击孩子;不要把孩子心灵上有创伤的事任意拿来指责或开玩笑;尊重孩子的选择,虽然有些选择不见得正确,但不要急于压制,要让他慢慢地自己认识到;对孩子的朋友要尊重、热情;等等。 

另外,父母要想赢得孩子的敬意,还应做个学习型家长,业余时间不断学习新东西充实自己。做一个不落伍的人,思想观念能跟上时代,生活态度积极向上。相信这样的家长同那些整天与学习无缘的家长相比,对孩子的正面影响更大,更能赢得孩子由衷的尊重。   

要走进孩子的生活。面对新时代的孩子,家长也要能跟上孩子的生活节拍,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,比如孩子喜欢上网,作为家长要是一点都不懂网络,不懂孩子的语言,和孩子肯定就很难沟通,就更谈不上走进孩子的心灵了。我们的孩子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孩子,他们接触到的事物,与我们孩提时代所接触的东西有天壤之别,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尽量接近孩子,和孩子有了共同语言,沟通才不会有障碍。而且,只有融人到孩子的生活中,才能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及时给他指点。   

总之,孩子在长大,他的视野在扩大,兴趣爱好在变化,父母若想和孩子有良好的沟通,那么你必须走进他的生活,融入到他的兴趣爱好中去。

【字体: 】【收藏】【打印文章】【查看评论

Copyright 2002-2021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hnlhez.com 漯河市第二中学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8615号-1 电话:0395-2112596 豫公网安备41110202000124号